天 津 贾 立 明 蚯 蚓 养 殖 有 限 公 司
全国客服电话
400-675-2018
新闻详情

蚯蚓在饲料业、养殖业中的利用

发表时间:2021-11-08 14:56


    蚯蚓在饲料上的利用大致可分为动物蛋白的利用;生殖生长阶段的促性作用;饲料中介作用及引诱作用。

     一、作为动物蛋白的利用

     由于蚓激酶等活性物质的生化作用,蚯蚓作为动物蛋白质的补充时,同时具有促进动物微循环运动的强力作用,对动物的营养生长及繁殖具有显若的加速作用。不论是将蚯蚓直接作为动物蛋白质,还是作为动物蛋白质的补充,都可按12.5%的折干率进行蛋白质计量的计算。只要养殖者弄清楚所养动物的饲养标准,然后根据该标准换算出鲜蚯蚓或是蚯蚓粉的实际投入,就不会产生过余的浪费或欠量。现举例加以说明。

   1.蚓粉在肉用鸡饲料中的配入量可按2%的蛋白质加入量进行计算。

   2.蚓粉在肉鸽饲料中的配入量可按1.5%蛋白质加入量进行计算。

   3.蚓粉在肉猪饲料中的配入量可按2%的蛋白质加入量进行计算。

   4.蚓粉在鱼类催肥性饲料中的配入量可按3%~5%的蛋白质加入量

进行计算。

   5.蚓粉在特种水产催肥性饲料中的配入量可按5%~8%的蛋白质加

入量进行计算。

   二、作为生殖生长阶段的促性作用的利用

    试验说明,长期食用蚯蚓的种蛙较未食用蚯蚓的种蛙产卵率提高

23.8%,孵化率提高41%.2%,蝌蚪成活率提高11.7%,此试验足以证明蚓激酶对水产品具有促性活性。下面介绍几种蚯蚓促性配入量的实例。

    1.种鳖饲料的配入量

    当水温随气温上升,并稳定在17它以上时,每晚投喂种鳖总重量的3%的鲜蚯蚓。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每晚向人工配合饲料中加入5% 的鲜蚯蚓。每日坚持可提前10~15天产卵。

    2.种龟饲料的配入量

    不论是草龟、金钱龟、鹰嘴龟、鳄鱼龟,还是具有观赏特色的火焰龟、七彩龟、翠龟、均对蚯蚓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其种龟在繁殖期间更加偏食于蚯蚓。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繁殖期,每天以活蚓代替40%人工饲料,可使其产卵时间平均提前七天以上。

    3.种鳝、种蛙饲料的配入量

    在种鳝和种蛙的产卵期前一个月开始全部投喂鲜活蚯蚓,可使种鳝、种蛙高产、稳产,且整个繁殖管理的环节中均表现为顺利轻松,优质高产。

    4.种鸡、种鸽、种鹑饲料的配入量

    在种鸡、种鸽、种鹑饲料中加入蚓粉3%~5%,可稳定其产蛋时间和提高3.8%~7、6%的受精率。

    5.种用畜兽饲料的配入量

    对于哺乳期的母畜、母兽,在其日粮中加入5%~8%的蒸至6~8成熟的蚓粉,可使其泌乳量增加20%~40%。但是对畜兽不可以任何诱导方式饲喂生蚓粉,以免引起虫症和蚁酸中毒。

    笔者在1989年一项“沼液喂猪”的专题试验中,选配出一催乳良方,现择录如下:

    半熟蚯蚓浆200克,白酒60克,鸡蛋2个,鲫鱼头4个(捣烂),红糖50克,神曲30克,猪苓20克,绞股蓝50克。将神曲、猪苓、绞股蓝以少量水煎药液拌合方剂中其它成分喂母猪。母猪泌乳量可显著增加,且仔猪生长迅速。

    三、作为饲料的中介作甪及引诱作用

    在特种水产动物中,有些动物具有一种偏食惰性。例如,黄鳝、大鲵、鳖等就具有不易理更变饲料或不能很快更变饲料的习性。但是如果在更换的新饲料之中拌入蚯蚓粉或蚯蚓浆,甚至拌入少量鲜活蚯蚓,便会立即使这类偏食者照食不拒。这一作用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由于蚯蚓的这一特殊的诱食作用,在安全捕捉野生种源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引诱作用。还有象蛙类动物,由于其两眼的视线重合点较远而为严重的“近视眼”,故而只具有以动为食的特性。如果将鲜活蚯蚓浇以具有粘性的浆状物(如玉米面筋、魔芋糊等)后,拌入人工全价饲料,使之沾裹满身饲料进行喂蛙,这类“近视眼”即可在眼前见动而抢食混合饲料。

    总之,蚯蚓作为饲料中的重要组合体的综合效益是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也发生过因过量投喂蚯蚓而产生负效应的现象。这里务必要有一个总体的计量概念。

    以蚯蚓喂禽类,一般按鲜蚓投喂量不超过日粮的20%进行计量;雏禽喂蚓时间不宜过早,一般须10天左右才可投喂鲜蚓,熟蚓或蚓粉可适当提前、但投喂量按鲜蚓计量不要超过日粮的5%.3周龄以上时可增加为10%.6周龄时可增15%。

    以蚯蚓喂畜兽类,应以蚓粉或半熟蚓为佳,切忌直接投喂鲜蚓。由于蚯蚓体内含有一种V一蚁酸,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可引起消化系统麻痹而导致肠胃生化作用受抑,影响食欲,故而其蚯蚓投喂量不宜超过日粮的10%。

    以蚯蚓喂鱼类等水产动物时用量可大幅度增大,甚至基本上未受限制,但是死蚓或经加工的死蚓不可采用。因蚯蚓死后会立即产生出一种溶解酶,可对蚓体分解水化而奇臭难闻,造成污染。

    经国内外不少专家的测试,凡长期食用蚯蚓的畜禽,其呼吸频率明显减慢。现已确认为该现象为蚓激酶的作用。这一作用,增进了肌体内微循环运动的深度,降低了能量的消耗,增强了肌体抗病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动物的成活率。

    四、颗粒饲料的加工

    以蚯蚓作为人工精饲料的组合成分,是人工配合饲料在质量上的一大飞跃。其显著特色是此诱性强,适口性好,色彩鲜艳,不散解,不污染水体。其内在质量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活性强,抗病力高、抗逆性强,饲料系数低,增重快,有助繁殖率。

    蚯蚓是一种高效鱼用系列颗粒饲料。其中,特别是黄鳝专用饲料、大鲵专用饲料等,有效地解决了鳝、鲵等偏食活食而产生的饲料来源上的一大难题。经过多年对比试用,其综合饲料效益较所有对照且平均提高17.8%,比一般性颗粒饲料提高20%以上。笔者在微池恒温养鳖的专题饲料试验中,曾创造出幼鳖平均增重量高达2.88克的记录。同时在较广泛的试验中也受到了养殖者高度的评价。“蚓利壮”的制作较为简单,即将全价饲料配量中拌入20%~30%的蚯蚓浆后成粒干燥即可,也可稍加干燥后将其冷冻储存。该系列饲料酶活性强,不散解,还具有一定的漂浮性。

    蚯蚓可加工成饲料饵料喂养畜、禽及水产品等。加工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选择大小适中、健康活跃的个体,静置去泥后装入筐中,并在清水池中冲洗干净,然后将洗净的蚯蚓放进烘干炉或红外线炉内(60℃)烘干,脱去水分,烘干的蚯蚓放入粉碎机或研磨机进行粉碎并研磨成粉。这种蚯蚓可直接饲喂畜、禽、水产品,也可与其它饲料加工成复合颗粒饲料。

     第二种方法是将洗净的蚯蚓研磨打浆,拌入一定比例的精料,经低温冷冻,制成供鱼、乌鱼、鳖饲喂的颗粒饲料或作鱼饵,这种颗粒料需在冰箱中保存。

    在日本出售一种颗粒状的冷冻饵料,蚓体经绞碎成鲜蚓浆与配合饲料混合匀成颗粒。蚯蚓的浆液粘性较大,是天然的粘合剂。这样的颗粒饵料因冷冻保存,既保留了蚯蚓体液与体腔液中消化酶等酶类的活性,在水中又不易溶解、溃散,又可在淡水水面上漂浮20分钟左右,是一种很好的浮性饵料。用蚯蚓作为鱼的饵料其必需氨基酸指数优于用其它动物制作的饵料。蚯蚓的脂肪含量也高于其它动物性饵料。

     现介绍几种蚯蚓在畜、禽及水产品养殖中应用的方法。

    (1)肉鸡饲养

    方法一:20日龄一30日龄的白洛克肉鸡,每天每只用鲜大平二号蚓21克(约30条);30日龄每只每天用蚯蚓28克(约40条),混在饲料中。40天后每只肉鸡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重163克,增重率为15.9%。

    方法二: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2%煮熟的大平二号蚓饲喂白洛克肉鸡60天,其中每组60只肉鸡。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39.1%,而料肉比下降1.07(即2.92:1),肉鸡死亡率下降5%,比鱼粉组增重24.39%,料肉比下降0.35。

   (2)蛋鸡饲养

在混合饲料中加入15%的大平二号蚓,饲喂蛋鸡10天,产蛋量增加

175克,平均每枚蛋增重1.7克,节约饲料1.4千克。

    而来自上海的科研院校试验表明:试验组在饲料中加入5%鲜蚯蚓如对照组则加入7%鲜鱼,其它饲料条件相同。47天后,试验组比对照组多产蛋193只,每只蛋还增重0.58克,增产4.3%。另外,用20%的蚓粪和3%的鲜蚯蚓加入配合饲料中饲喂蛋鸡,29天可节约精料2.5千克,多产蛋2枚,每枚蛋平均增重1.2克。用蚯蚓饲喂鸡时,掺入量不可盲目增加,过多既造成浪费,又影响食欲。

  (3)蚯蚓养鸭

    蚯蚓喂鸭可以生食,饲用量可占精料的60~70%,即每只鸭每天饲用量为100克~150克。产蛋率可提高50%,每只蛋增重15克。蛋鸭长期饲喂蚯蚓,鸭体健壮,羽毛丰满发亮,产蛋期延长。若用10%蚯蚓粉饲养喂肉鸭45天,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日增重平均可达10克。

   (4)蚯蚓养鱼

    有报道说,蚯蚓是人工养殖河鳗白仔期的理想饵料,其适口性好,饲料效率高。在日本,用蚯蚓粉饲喂锦鲤幼鱼,可使其活力高,生长快,抗病力强,体色也特别艳丽。来自许多国内外的报道,用鲜蚯蚓养鱼均获得了成功。山东淡水研究所曾用1.14%的蚯蚓与38.86%的蚓粪替代40%的精料养鱼129天,试验塘比对照塘多增产22.4%。直接用蚯蚓和蚓粪喂鱼,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又节约了精料1521.5千克,可以说一举两得。

    此外,用蚯蚓喂水貂也具有明显的增重效果。有试验表明,一只貂每天添加20克鲜蚓,经20天,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约20%。通常在生产季节,每只貂可添加鲜蚓15~25克。这样,对提高毛皮质量及种公貂的配种能力,增加母貂产仔率都有利。试验组公貂交配次数比对照组增加5.25次,而且母貂产仔数比对照组平均多1.5只。水貂毛皮的平均售价比对照组高7.5元。

    (5)蚯蚓养对虾

    对虾的养殖通常用贻贝肉和冻白虾作饵料,成本很高。但经用蚯蚓饲喂试验证明,每尾对虾可饲喂大平二号蚓5克。蚯蚓入水2秒钟左右即吐出黄浆及粘液,并在海水中蠕动和爬行,对虾步足捕蚓抱食,一般在1小时内全部吃完。1小时~3小时后即排出消化蚯蚓后的紫色虾粪”据观察,对虾消化正常,卵巢发育快,数天后相继产卵10.5万粒~50.7万粒。而同期饲喂贻贝肉的对虾的卵巢仅开始发育。

    贻贝肉及冻白虾海水中很快腐败,常影响水质,造成对虾大量死亡,其存活率只有25%:由于蚯蚓在海水中至少能存活12分钟--30分钟,引体分泌的保护液使蚯蚓死后3小时也不腐败,因此不易污染水质,对虾的存活率达55%。

    试验期间,还发现从对虾的消化道中排出许多白色寄生虫。说明蚯蚓不仅是对虾的优良活饵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对虾的繁殖率和成活率,还有驱除虾消化道寄生虫的作用。

  (6)蚯蚓养龟鳖

    用蚯蚓饲养中华鳖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实用阶段。在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有不少养殖单位和专业户用赤子爱胜蚓和大平二号蚓喂鳖取得了好成绩。

   由于蚯蚓的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开展蚯蚓饲养龟鳖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还可利用蚯蚓具有能富集微量元素、矿物质的能力,开展对龟鳖等动物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7)母兔下了崽,蚯蚓巧催奶

    母兔产后缺奶,可挖新鲜蚯蚓5~10条,清水洗净,用开水汤死,切成长约3厘米左右小段后,拌入少量饲料喂给母兔,不久即可见母兔泌乳。若泌乳量不足,可再加喂一次,对泌乳能力强的母兔不宜用此法。

    (8)养蚯蚓喂猪效果好

    蚯蚓容易饲养,繁殖快,蛋白质含量高,是猪很好的蛋白饲料。猪粪发酵后又是蚯蚓的好饲料,对蚯蚓的生长和发育有良好影响。饲养蚯蚓可以消除垃圾、减轻环境污染、改良土壤,是养殖专业户立体养殖的好模式。

    蚯蚓的食性杂。,任何畜禽粪便,动植物残留物经发酵腐熟后都是蚯蚓的好饲料。蚯蚓饲料来源广,投资少,设备简单,可在土沟、室外池内或地面、菜地养殖。幼蚓长到3个月时性成熟,交配后7~10天产卵,每隔7 8天产一次,2~3周孵化出幼蚓,每卵孵出4-6条小蚓,繁殖相当快。

    蚯蚓要及时收获,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常在放养后第2-4个月开始采收。收获的蚯蚓要立即用开水浸烫,或在蚯蚓内撒入适量的草木灰,使其脱水死亡,晒干或烘干,粉碎后做饲料,也可煮熟鲜喂。

    试验证明,以熟鲜效果最好,比喂棉籽饼生长快35%。在基础日粮相同条件下,每加喂0.828公斤熟蚯蚓,可使猪增重1公斤,每增重1公斤少用0.9公斤猪料。蚯蚓喂猪,既加快了猪只生长,又节省了日粮。

               


分享到:
天津贾立明蚯蚓养殖有限公司
地址/Add:天津宁河经济开发区津芦南线9号
电话/Tel:022-69596603
邮箱/Mail:69596603@163. com

400-675-2018
在线客服系统